智能電視行業正迎來新一輪漲價潮,行業轉型正當時!
按以往慣例,五一期間,是消費者選擇購物的黃金期,而各大電視廠商也會紛紛打出降價、促銷旗號,拉動消費,市場一般會迎來銷量小高峰。不過今年與往年有所不同,電視價格不降反漲,銷量或將受到衝擊。
據央視報道,北京一家大型家電賣場相關負責人表示,平板電視在五一期間銷量均價將有所提高,價格從一季度的3600元提高到4000元,這一價格也高於前兩年同期。而價格普漲的原因在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和顯示麵板供應緊張。
事實上,自2020年6月至今,麵板價格已經連續上漲11個月,創史上最長漲價周期。從具體尺寸價位來看,奧維睿沃2021年4月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32~43英寸麵板漲幅保持在7~8美金,50、55英寸漲幅13美金,65、75英寸漲幅16美金。預計5月份仍然保持這樣的上漲幅度。

而麵板價格的上漲,主要在於供需失衡。一方麵在供給端,驅動IC、玻璃基板、偏光片等上遊材料缺貨對麵板的出貨產生影響,例如在玻璃基板方麵,疫情給玻璃基板供應鏈增加了生產的困難度,加之包括旭硝子、電氣硝子、康寧等玻璃基板大廠接二連三發生設備故障意外。另一方麵在需求端,疫情影響下,居家辦公、在線會議、遠程教育等拉動麵板新需求,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表示,大概目前麵板產能的四分之一左右都被用於新需求,隨著5G、物聯網應用的大規模展開,市場需求還將進一步擴大,與此同時在麵板需求旺盛價格攀高之際上下遊客戶預期漲價心理卻在增加儲備庫存水平,反而讓這一趨勢愈演愈烈。
作為液晶電視占成本最重頭配件,麵板幾乎占到整機成本的60%-70%。受原材料成本重壓影響,電視廠商無奈之下也隻能做出“提價”調整。麵對這波麵板漲價潮,早在2020年,包括海信、創維、長虹、康佳、TCL、小米等在內的多家知名電視廠商都普遍上調過電視價格。2021年一些廠商又釋放了進一步提價信號。3月16日,TCL發文稱自2021年4月1日起,TCL將對智屏產品價格做適當的調整,預計整體會上調5%至8%;4月初小米電視官方宣布,受全球市場供需變化、疫情和匯率變化等影響,包含顯示麵板、芯片在內的多種核心零部件價格持續大幅波動等,近期將對小米電視部分型號、Redmi電視部分產品型號官方建議零售價格做出相應調整……這也成為2021年五一期間彩電價格上漲的征兆。

而在電視領域,價格是影響銷量的主要原因。相應的,伴隨彩電市場終端的不斷漲價,銷量情況也不容樂觀。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1年Q1彩電市場均價3142元,同比漲幅達31.7%,而銷量是990萬台,對比2020年Q1下滑0.6%。這從側麵預示出,2021年Q1彩電銷量表現甚至不如2020年疫情陰影籠罩最嚴重時期,也顯示出市場的“銷量之痛”。
當然麵對五一期間的漲價,彩電市場銷量也將麵臨一定挑戰,2021年Q2整個市場的表現也令人擔憂,從網友目前的反映也能窺見一二。有網友表示:看準一款,就等五一優惠下手,漲價後會很糾結;還有的做出更直截了當的回應:算了,明年再買!

從2021年全年來看,業內人士預計,考慮到玻璃基板等原材料缺貨仍在持續,疊加麵板需求旺盛,電視麵板漲價將延續一段時間,液晶麵板供需緊張或將貫穿2021年全年,而未來一段時間平板電視也將延續價格上漲趨勢,預計比年初平均漲幅在10%到15%。2021年,電視整體銷量將備受壓力。

當然,液晶麵板價格上漲隻是影響電視銷量的客觀原因。更為重要的是,伴隨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壯大,電視需求不斷減弱,加之整個電視市場容量已經高度飽和,也導致整個行業顯露出需求的天花板,人們換機動力不足,使得銷量下跌。
有意思的是,在此次五一期間電視價格不降反漲的消息流出後,還引出另一個重要話題:人們對電視的看法。新浪科技就發起了“你平時看電視多嗎?”的投票活動,而在此次調查活動中,網友選擇“幾乎不看,手機也能看劇”選項的占到48%,“不多,偶爾看”占到36%,“很多,每天都看”占到16%。可以看出,手機的替代性功能,讓人們購買電視的欲望下降。

前幾年的電視市場,低價競爭現象成為常態,很多人感慨“沒有最低,隻有更低”。但在麵板價格持續看漲以及終端需求動力不足的背景下,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事實上智能電視相關企業已經開始摒棄“價格戰”,做價值增值上,逐漸衍生出更豐富的娛樂和實用性功能,也解鎖了更多的應用場景。一些創新舉措也得到正向反饋。據流媒體網觀察,在關於“平時看電視多嗎”的話題討論中,一些網友對電視投屏、遊戲等功能給予了充分肯定。

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創造新功能、新場景將激發智能電視使用新“高潮”,備受存量市場煎熬的彩電產業有望迎來新的增長點。而那時,價格對銷量的影響程度將下降,智能電視行業將占據更多主動權。
筆者認為,智能電視在大屏幕、音畫質、護眼效果等方麵具備優勢,同時在客廳中占據“中心位置”,自然不會輕易被淘汰,但想要贏得更多市場和機會,關鍵還在於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而這一次的原材料、液晶麵板的價格持續上漲,帶來終端售價的水漲船高,也將進一步帶動彩電行業向高端轉型的動力,加速行業轉型升級步伐。









